个人信息

我的交大成长之路

四年前,我带着“求知”和“立德”的目标来到上海交通大学,成为一名光荣的交大人。从入学时的懵懂,到中途的迷茫,再到现在的笃定,交大带给我的不仅是能力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更是一名交大人所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在四年前的开学第一课上,姜斯宪书记用先辈的事迹告诉我们:“选择了交大就选择了责任”,我被一百多年来交大人的伟大人格和家国情怀所深深打动。四年来,我勤奋刻苦、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积极进取,时刻要求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交大人。回顾本科四年,我的大学生活由“求知”和“立德”两条主线构成。

求知

所谓“求知”,就是要成为一个基础扎实、积极上进、认真严谨的交大人。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认真学习课内知识、主动参加科研项目。法国工程师培养体系丰富的基础课程为我打下了坚实的数理基础,较早参与科研项目的经历培养了我认真严谨的科研态度。

刚进入中法学院的时候,我很难适应法语教学环境和法式教学方法。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的从具体到抽象,法国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教学风格是从抽象到具体。上课时老师往往先介绍很多宏观抽象的概念,再一步步增加限定条件,逐渐具体到某一定义。刚接受法式教育的时候,我往往需要借助中文教材才能理解和消化上课所学的知识,大一的我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才逐渐适应学院的法式教育。然而,法国工程师培养体系的繁重课业负担对我来说依旧是不小的挑战:前三年每星期几乎被填满的课程表,再加上每周一次的月考、口试、家庭作业和实验报告……压力太大的时候,我会向学院老师寻求帮助和开导。我很感激学院的各位老师,作为一个独自在外求学的孩子,他们的关心和帮助让我倍感温暖。

起初,我对学院的双学位交换项目充满了向往。大二那年,我为学业操碎了心:我想尽一切办法,希望能够提高自己的成绩;我每天在通宵自习室待到凌晨两点,第二天还要去上早上八点的数学课;我的几乎所有休息时间都花在图书馆,为了能够更好掌握课内知识。可结果令我心碎——我的成绩并无起色,甚至还有些下降,我的内心非常焦虑和沮丧,我没有信心继续坚持下去。在2015级毕业晚会上,我有幸听到了新闻与传媒学院的姚欣保老师的《最后一课》。姚老师在给毕业生的寄语中说到:多年的求学之路带给我最重要的财富,是一次次敢于重新开始的勇气,是一次次被挫折打败之后再站起来的坚毅。回想自己从河南的一座小城市来到上海交大一路走来的艰辛,我感触颇深:我的人生,不过是数不清的挫折和一点小小的运气,我最需要庆幸和感谢的,不是那小小的运气,而是那一次次坎坷与挫折,与一次次再站起来的自己。小时候我读《老人与海》的时候并没有很深的感触,如今再想起那一句“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是不可以被打倒”,不觉已泪流满面……姚老师的一番话让我重新坚定了信念,选择继续坚持下去。最终,我通过了双学位选拔考试的笔试,但是未能成功通过面试。虽然没有获得双学位交换的资格,但是我能够坦然接受这样的结果,无怨无悔。

在双学位项目落选之后,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在自我反思过程中,我逐渐意识到,双学位项目是我人生路上的一个重要的机会,但它一定不是唯一的机会。曾经的我过于希望通过双学位考试的结果来证明自己,以至于让自己背上过于沉重的包袱,寸步难行。我的专业是信息工程,在大三开始学习专业课程之后,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对通信方向的专业课程并不感兴趣。相比于传统的信息工程,我更着迷于深度学习及相关领域。因此,在保证专业课程成绩优异的前提下,我较早地开始有针对性地自学深度学习的相关知识。在李良伟学长的启发下,我意识到了科研的重要性,决定将科研设置为自己未来长期的目标。在大三的上学期,我参加了王少博老师指导的第37期PRP项目,开始接触计算机视觉领域和深度学习算法,迈出了科研的第一步。在大三的下学期,我加入赵海老师的实验室,开始接触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在大三暑假的企业认知实习中,我在企业的研发部门负责产品的算法研究,对语音处理领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通过这些科研项目,我发现自己对人工智能领域有着强烈的好奇与浓厚的兴趣,较早找到了研究生阶段的研究方向。后来,我主动放弃第二次双学位机会和赴法短期交流机会,选择留在交大专心科研。从一开始对双学位项目的亦步亦趋,到现在的毅然决然,不同选择的背后是我对自己更加清晰的定位和规划。

在本科阶段的学习中,我态度认真、勤学好问、积极上进。面对法国工程师培养体系的巨大学业压力,我养成了自我调节、自主管理、自我驱动的好习惯。在中英法三语的教学环境中,我在基础数理课程以及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成绩优异,荣获两次校级奖学金和一次院级奖学金。在做好课内学习的基础上,我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修和旁听了一些其他学院的课程,不仅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的家国情怀。

立德

所谓“立德”,就是要成为一个有温度、有道德、有担当、有能力的交大人。四年来,我时刻谨记唐文治老校长的教诲:“须知吾人欲成学问,当为第一等学问;欲成事业,当为第一等事业;欲成人才,当为第一等人才。而欲成第一等学问、事业、人才,必先砥砺第一等品行。”为此,我参加了丰富多彩的学生工作和社会活动。

我是一个从河南走出来的孩子,中学时期我的所有精力都在考试和升学上,没有时间和精力在学生工作锻炼自己,因此一直对学生工作充满期待。在大一上学期,我满怀憧憬参加了学院学生会的面试。尽管自认为表现出色,但我最终没有成功加入学院的学生组织。这给了一心向往学生工作的我当头一棒,那段时间我备受打击、士气低落。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我和学院的中方院长俞进老师进行了交流。俞老师对我说,如果我真正对学生工作充满热情,那么一定可以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俞老师的一番话点醒了我,大一下学期我加入了学生体育总会和交大源源,在校级学生组织中释放自己对学生工作的热忱。

在学生体育总会,我的工作是负责一些大型活动的拍摄和后期处理。在学长学姐的帮助下,一个月内我了解了单反相机的相关参数,并且从零基础的后期小白成长为熟练使用后期软件的修图师。此后,多个活动中都有我的身影:12.9长跑节、五一长跑节、校庆杯乒乓球赛、第十六届上海市运动会……在学生工作的同时,我也收获一些新的体验:第一次驾驶无人机、第一次航拍、第一次登上帆船……

在校青志队,我的工作是志愿者活动的组织者和负责人。在简单的破冰之后,我和部门的其他同学就打成了一片,校青志队的伙伴们对公益事业似乎有着取之不尽的热情。在工作期间,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世界大学生赛艇锦标赛的经历。这场比赛由上海交通大学承办,是这项世界级赛事首次在国内举办。当时正值大一暑假,我的活动经历并不丰富,但是由于校青志队人手短缺,我被临时任命为这次活动的志愿者负责人之一。第一次开会的时候,体育系的杨光老师一再向我们强调工作纪律。作为最年轻的负责人,我深感责任重大:我们既要向世界大学生展现中国大学生志愿者的优良风貌,又要向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志愿者展示出交大人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在前期的准备过程中,我跟着校青志队前辈学习了官方通知的撰写规范、沟通用语、志愿者招募流程、面试标准以及活动筹备的相关事项。在活动期间,我积极和志愿者们交流,将他们的需求和意见进行记录,在晚上的工作会议上对第二天的工作进行调整;我主动和代表队进行沟通,将他们的真实诉求反馈给赛事组委会;我认真协调比赛车辆调度,为参赛代表队安排了一百余次接送机服务。活动结束后,我出色的工作能力和谦逊的工作态度获得了一百六十位志愿者和交大体育系老师们的一致好评。经过这次活动,我成长了很多,也在工作中极大地锻炼了学生工作能力。

对学生工作的热爱与热忱使我在工作中认真负责、表现优秀,得到了广泛的认可。2018年,我曾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暑期实践重点实践团副团长,表现突出,荣获“暑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称号。2018年,我参加校内志愿者活动十余次,累计学生工作超过1000小时,被评为上海交通大学“十佳志愿者”。

作为一名交大人,我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在奉献社会中发现自己的价值。大学期间,我曾担任TEDx演讲志愿者、华为全联接大会志愿者、毕马威企业社会责任创新大赛志愿者和宝山区中学生骨干培训志愿者。依靠学院特色,在担任华为全联接大会志愿者期间,我使用中英法三语为中外嘉宾提供信息引导。2019年,我参加了联劝公益组织的“一个鸡蛋的暴走”活动,挑战十二小时内暴走五十千米,与团队为留守儿童募集善款五千余元。除此之外,社会活动也帮助我发掘自我和认识自我。大二的时候,我遇到了青年公益组织——赋启青年。我参加了赋启青年举办的青年领袖训练营和职涯加速营,在这里遇到了一大批优质的同龄人,在与他们的交流与合作中不断探索自我、影响他人。

总结

四年来的点滴构成了我的充实而精彩的大学生活:高强度的法式工程师培养体系让我具备扎实的数理基础,多段项目经历为我研究生阶段的科研打下基础,丰富的学生工作锻炼了我的待人接物能力,多彩的社会活动帮助我在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更加了解自我。经过四年的努力,我认为自己已经成为了一名合格的交大人。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再接再厉,努力成为一名基础扎实、科研能力突出、具有社会责任感、本土情怀与国际视野兼备的卓越工程师。

返回首页